


北京奧運﹕前中國男籃隊員陳凱發起北京奧運自由跑
2007.10.05
Radio Free Asia Article on Kai Chen and the Olympic Freedom Run
身穿北京奧運自由跑衫的陳凱。 (RFA/吳翊菁)
離北京奧運會還不到一年﹐旅美的前中國國家籃球隊隊員陳凱兩個月前發起北京奧運自由跑運動﹐身穿印有六四天安門民主女神像的T恤﹐在美國穿州過省長跑﹐希望透過長跑運動宣揚自由奧運的信息。特約記者吳翊菁在紐約報導。
自由奧運長跑已經展開了兩個月﹐陳凱今週抵達美國首府華盛頓﹐身上仍然穿著印著六四天安門民主女神像、王維林擋坦克和滴血的奧運五環的T恤。
陳凱接受本台專訪時表示﹐長久以來﹐中國運動員是作為國家的外交活動的工具﹐沒有自主權和人身自由。他希望能藉著奧運的機會﹐讓中國的運動員反思自己的奴性﹐了解自由的真實涵義。他並呼籲全世界的運動員和打算到中國的遊客,穿上印有王維林擋坦克的T恤衫,去參加或觀看北京奧運,從而向中國人民傳遞自由的聲音。
陳凱發起的“奧運長跑自由衫運動”,得到熱烈回響,自八月五日在洛杉磯開跑後﹐九月二日舊金山、第三站是溫哥華、第四站是加拿大的溫尼丕(Winnipeg)。然後是紐約和華盛頓。
陳凱于週日抵達在華盛頓﹐並在國家記者俱樂部召開記會。他先由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碑開跑﹐然後跑向越戰紀念碑、林肯紀念堂等紀念美國開國精神的古蹟。這個富有象征意義的跑步﹐代表一個人跑向真理和自由。九月二十三日陳凱在紐約曼哈頓﹐由世貿廢墟跑到自由神像。象征著從911恐怖分子的邪惡力量邁向自由。在華盛頓的行程完畢後,陳凱打算把長跑延伸到海外﹐在香港、台灣和英國倫敦﹐亦即是2012年奧運會的主辦城市開跑。
作為六四事件的見證人﹐陳凱表示這次海外的體育運動別有意義﹐希望能從外到內的啟發中國人民追求良知和真理﹐強調中國人並非生就奴隸性或不喜歡自由。
他說﹕讓人們知道這些價值是永恆的﹐而不是所謂中共所宣傳的:中國文化有一種獨特性﹐中國人民不喜歡自由﹐中國人喜歡好皇帝﹐中國人喜歡好的專制者﹐中國人甚至不喜歡自己作決定﹐喜歡祖宗把命運定下來﹐我們去服從﹐去跟隨。這是對人性極大的扭曲。所以我決定我發起這個運動是要還人為本人﹐作為一個自由人。我這個運動不是政治運動﹐我根本沒有政治野心。我非常討厭權力﹐我非常欣賞有真實價值的人﹐有真本性的人。而不是在官場裡互相欺詐的一種小聰明﹐我很討厭。人類自從有了歷史﹐就追求永恆的普世的價值﹐只有中國人認識到這個普世的價值的時候﹐中國人才會真正的加入世界﹐自由的文化裡面﹐認同自由的價值﹐才會真正的起步往前走﹐而不是走一個圈子。
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各大小城市跑步的陳凱表示﹐一路上有不少奇遇﹐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在丹佛市轉機的時候巧遇美國國家女子排球隊隊員和其教練郎平﹐郎平曾是中國國家排球隊隊員及教練。陳凱說﹐曾經與郎平交談了個多小時﹐而他穿上奧運自由衫能令人們了解自由的真實涵義﹐並希望引起各界﹐尤其是中國運動員反思自己的出路。
他說﹕我從來沒有想到一個只有幾十萬人的小城市裡面會有那麼很多奇遇。那一天只有我一個人跑﹐沒有人跟著我﹐但有很多的奇遇。起跑前﹐我從丹佛市轉飛機到溫尼丕﹐是一個小飛機﹐小飛機只有幾十個人。我看到一些非常高大的美國女孩子﹐我說你們是不是打籃球的?不是的。你是打排球的?是的。問她們是不是國家隊的?是的。她們問我知不知道郎平?我說我知道她。郎平是給她們當主教練的﹐突然碰到郎平﹐我在飛機上我跟她交談了一兩個小時。她也看到我的奧運自由衫。我認為這其中是冥冥中的一種安排﹐就是說同時兩個體育界的人士﹐個人選擇的道路不一樣。但是我認為想當朗平看到我的奧運自由衫的時候﹐知道我所做的一件的事情後﹐她在腦子也要想一想﹐起碼對她所選擇的一些路程﹐有一些反思、和一些反省。我並不是說我的生活比人家高﹐或者怎麼樣﹐不是。我覺得﹐在道德上面﹐每一個人都要有一些反思、反省。看到我的奧運自由衫﹐所有在中國的運動員想想自己未來的道路﹐想想自己以前做過的關於道德、道路上的一些重要的選擇。
北京當局因為不允許台灣在傳遞聖火途中出現青天白日紅旗和響起台灣國歌﹐而導致中台的奧運聖火的談判破裂。陳凱對奧運聖火不能到達台灣感到遺憾。他表示中國粗暴的外交處理手法顯示了大陸當局把一個單純的國際體育事件政治化。
他說﹕這就是所謂的北京的“非政治化”的奧運。如果你認為北京奧運是一個不政治化的﹐你可以看到這一個﹐然後決定這是政治化還是不政治化。然後你再決定到底還是控訴我們在搞政治化﹐還是他們在搞政治化。這是毫無疑問的﹐看到一項一項的。他們打壓台灣或者否認台灣自由意識﹐否認台灣人的自由選舉﹐或者進入聯大。奧運正在被北京利用﹐奧運正在被北京利用﹐來打壓而且消滅世界自由的力量。這就是一個事例﹐所以我也不用再多說了。
北京當局宣稱在奧運期間會放鬆對海內外媒體的約制﹐但陳凱對一些輿論認為奧運會過後當局還會允許言論自由的空間的看法不存厚望。他說在奧運會期間所得到的暫時性自由反而是欲蓋彌彰﹐更突現大陸現時封閉專制的局面。不過﹐他寄語民主的力量不可以抵抗﹐當中國人民在奧運期間嘗到過自由的滋味﹐以後一定會要求更多的權利﹐這會推動新一波的民主訴求。
他說﹕每一次江澤民要訪問美國之前﹐都要釋放魏京生或者釋放民運份子。然後把你用完以後﹐又全部都變了。這個已經成為中國一種行為的模式了﹐不要有什麼疑慮﹐她一定是這樣。而且我相信在奧運之後﹐雖然她的意願﹐壓抑自由的意願會更強烈。在奧運期間的話﹐像我的運動員會引起反響﹐像一塊石頭投到水裡會引起波動﹐她的壓迫的這種意願會更加強烈。所以在奧運期間或者是奧運之後﹐這個國情會出現重大的突破。因為這兩個力量的對立﹐這個是非常有可能的。因為奧運本身會激發人們要求自由的精神﹐這個運動本身就是對自由的嚮往﹐對個人的天才努力的表現。自由是對個人而言﹐奧運本身會激勵。包括1980的蘇聯的奧運會之後﹐到1990年蘇聯就解體了。然後是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再過兩年以後﹐漢城以前的總統就被踢下去了。漢城進行了全民普選。所以奧運會有相當的促進的作用。關鍵就是要我們作出主動﹐不要讓他們把奧運會挾持了﹐去被他們利用﹐而要利用奧運會把我們的概念打出去。可能這會對大陸有很大的威脅。
他笑言高調參與海外的民主活動並不擔心其人身安全。陳凱強調他不是要抵制北京奧運﹐而是要向世人傳遞自由、和平奧運的訊息。他說﹕如果我能跑回北京的話﹐北京就沒有專制政府了﹐這是肯定的。因為我現在已經知道大陸的一些朋友給我來電話告訴我﹐中國的國家安全部正在調查我﹐國家安全部正在我所有的以前在運動界的朋友裡面調查我﹐然後再給我立檔案。但是我不會被嚇到的﹐你放心。我一定會把這個事情做好。我覺得任何一個自由的人都會有道德的觀念﹐如果我們所有的人都來做有意義的事情﹐中國的今天恐怕不會是這樣的﹐中國可能已經走向民主。
陳凱將會參與由法輪功主辦的全球人權聖火活動﹐並在明年在洛杉磯成為迎接奧運火炬的一員。
現年53歲的陳凱﹐出生於北京﹐文革期間曾被送到勞改農場。因超湛的球藝﹐1978年時被選入國家男籃隊﹐同年曾隨隊到美國參加世界大賽。後與一名美國女子結婚﹐在美國洛磯加州大學唸書。1989年天安門民主運動﹐陳凱返回北京﹐將當時所見所聞寫成書。(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記者吳翊菁在紐約報導)
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ree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USA
202-530-4900 | cnews@rfa.org | RFA Jobs